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2日 ),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金末元初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 许衡早年师从大儒姚枢及窦默,学习程朱理学。元宪宗四年(1254年),应忽必烈征召,出任京兆府提学、国子祭酒。至元二年(1265年),受命议事中书省,上《时务五事》,提出“行汉法”的主张。至元六年(1269年),与徐世隆、刘秉忠等议定朝仪、官制。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至元七年(1270年),任中书左丞。至元十三年(1276年),领太史院事,主持修历,与郭守敬等制仪象圭表,编定《授时历》。 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归乡,次年(1281年)逝世,时年七十三岁。累赠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魏国公等,谥“文正”。皇庆二年(1313年),从祭孔庙。 许衡被誉为“百科书式的人物” 。他受到元代最高统治者的器重,在朝中担任重要官职。 提出“行汉法”的政治主张,帮助元世祖建立治道,推进国家统一;倡导程朱理学,是继朱熹之后,在元代传播理学的第一人 ;创立国子学,形成教育体系,培养大批人才;领导编制《授时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 许衡墓,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许衡街道新李封村村南200米处,是元朝时期的古遗址。 许衡墓,始建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文革中,许衡墓遭破坏。1987年,重新修复许衡墓。许衡墓存有墓冢、享堂、墓园等建筑。墓冢呈圆形,坐北朝南,周边青石砌筑。墓前竖立“元儒许文正公之墓”古碑一通。墓碑之前为神道,两侧有石人、石马、石虎、石羊。墓园内南侧为享堂,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南北檐下分别分别悬挂“朱子后一人”“道接程朱”匾额。享堂内有许衡汉白玉塑像一尊。释奠堂向南,有高大的碑楼两座,里边都有龟负蟠龙头的石碑,前为乾隆御祭碑,后为欧阳元撰文的神道碑。墓园的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两侧各有掖门。此外,许衡墓还包括了“许通墓”“许衎墓”等附属文物。许衡墓历经元、明、清、民国,多次修葺,是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元代高级官僚贵族墓地。这些墓葬自北向南昭穆排列,相随有序,对研究当时墓葬制度、埋葬风俗等具有重要作用。 2013年3月5日,许衡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